擿伏发隐。

【成语意思】: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成语拼音】:niǎo fú fā yǐn

【成语声母】:NFFY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擿伏发隐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condemn the wicked and disclose secrets

【擿伏发隐的近义词】:擿奸发伏、摘奸发伏

【近似成语】:

隐占身体:隐藏、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

隐约其辞: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隐名埋姓:同“隐姓埋名”。

隐恶扬善:隐:隐匿;隐瞒;扬:宣扬。隐蔽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

【成语来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莅任之后,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尻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成语接龙】:

擿伏发隐 → 隐隐约约 → 约定俗成 → 成百上千 → 千变万化 → 化败成奇 → 奇才异能

能不称官 → 官样词章 → 章台杨柳 → 柳夭桃艳 → 艳色绝世 → 世道日衰 → 衰草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