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外。

【成语意思】: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成语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语声母】:ZSSW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置身事外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分辨】:见“超然物外”(143页)。

【英语翻译】:keep out of the business <refuse to be drawn into the matter>

【置身事外的反义词】:责无旁贷、置身其中

【置身事外的近义词】: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

【成语造句】:

1、即使是实行完全积累制的筹资模式,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当个人账户的基金发生危机时,政府仍然必须承担起保证养老金足额发放的最后责任。

2、很想置身事外,但最终会发现,其实早已泥足深陷。

3、他们已经意识到一旦欧洲发生战争,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

4、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大抵更多人是心怀疑惑,却又无法置身事外,鲍方便是其一。

5、这件事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休想置身事外!

6、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置身事外。

7、还记得怀疑者们坚持认为反对吸烟的游说是决心摧毁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政府应该置身事外的时候吗?

8、小奥同学能置身事外的问题已经没有了,现在问题都变成他自己的了。

9、不过,作为不过圣诞节的西方人,我们一家难免显得有点\"双重\"置身事外。

10、作壁上观的近义词有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置身事外。

【近似成语】:

外圆内方: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外强中瘠:外表上好象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外强中干: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外宽内深:谓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外宽内明: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成语来源】: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成语接龙】:

置身事外 → 外柔内刚 → 刚柔并济 → 济世安民 → 民生在勤 → 勤学好问 → 问心无愧

愧不敢当 → 当耳旁风 → 风云际遇 → 遇人不淑 → 淑性茂质 → 质非文是 → 是非混淆

淆混是非 → 非驴非马 → 马腹逃鞭 → 鞭麟笞凤 → 凤皇于蜚 → 蜚声中外 → 外厉内荏

荏苒光阴 → 阴阳怪气 → 气食全牛 → 牛山下涕 → 涕泪交加 → 加减乘除 → 除残去秽

秽德垢行 → 行不从径 → 径行直遂 → 遂迷不寤 → 寤寐不宁 → 宁缺毋滥 → 滥吏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