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罚臧否。

【成语意思】:赏罚褒贬。

【成语拼音】:zhì fá zāng fǒu

【成语声母】:ZFZF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陟罚臧否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城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背后告密者,及为忠善者,宜付云长,论其刑赏,以昭学生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4、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陟罚臧否,本是星君掌管之事,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

【近似成语】:

否终则泰: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否终复泰: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否往泰来:见“否2去泰来”。

否极泰来: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否极生泰: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

【成语来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成语接龙】:

陟罚臧否 → 否极泰回 → 回清倒影 → 影响之见 → 见诮大方 → 方土异同 → 同日而语

语妙天下 → 下临无地 → 地久天长 → 长虑顾后 → 后悔不及 → 及门之士 → 士穷见节

节用爱民 → 民胞物与 → 与虎谋皮 → 皮开肉破 → 破愁为笑 → 笑比河清 → 清词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