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皆碑。

【成语意思】: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成语拼音】:yǒu kǒu jiē bēi

【成语声母】:YKJB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有口皆碑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分辨】:见“交口称誉”(494页)。

【英语翻译】:enjoy great popularity among the people

【有口皆碑的反义词】: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有口皆碑的近义词】:口碑载道

【成语造句】:

1、这座岛在火烈鸟移民团体中有口皆碑,不久“人口”爆满超过了小岛的供房能力。

2、签约客户中,以下中青年是主力军,也有大批“广场舞大妈”的身影,其中不少是听了别人的介绍过来的,真正做到了有口皆碑、老少咸宜。

3、凡此等等,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振奋了党心民心军心,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4、榜鹅区过去是有口皆碑的农村区域,农舍及农田星罗棋盘地被分布在道路和脏土泥路上。

5、虽然不喜欢徐勇,但他做事还是有口皆碑,很靠谱的,于是将张悍的相貌简单描述了一下,甚至还拿铅笔画了一张素描。

6、关于我姥爷,他的瑶林琼树、荆璞懿望和其枪法一样准成、响当,威风凛凛,有口皆碑。

7、他的廉洁和简朴,在我们家乡一带是有口皆碑的。

8、李白的诗才有口皆碑。

9、作决策以人为本当戒急功近利,干工作求真务实应求有口皆碑。

10、这在dna的研究史上是有口皆碑的。

【成语来源】: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成语接龙】:

有口皆碑 → 碑沉汉水 → 水泼不进 → 进退无依 → 依山傍水 → 水泼不进 → 进退无依

依山傍水 → 水泼不进 → 进退失据 → 据经引传 → 传爵袭紫 → 紫髯如戟 → 戟指嚼舌

舌锋如火 → 火妻灰子 → 子不语怪 → 怪诞不经 → 经纶天下 → 下车之始 → 始乱终弃

弃甲负弩 → 弩箭离弦 → 弦歌之声 → 声名鹊起 → 起凤腾蛟 → 蛟龙得水 → 水火无交

交梨火枣 → 枣梨之灾 → 灾梨祸枣 → 枣梨之灾 → 灾梨祸枣 → 枣梨之灾 → 灾梨祸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