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成语拼音】:yǐn jīng jù diǎn
【成语声母】:YJJD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引经据典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谈话与写作方面。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分辨】:引经据典与“旁征博引”都含有“引用材料作为依据”的意思;但“旁征博引”偏重在引证的材料十分广博;引经据典偏重材料引自经典。
【英语翻译】:copiously quote authoritative works
【引经据典的反义词】:信口开河
【引经据典的近义词】:旁征博引
【成语造句】:
1、文学趋于引经据典,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在被一遍又一遍地引用着。
2、先生学识渊博,引经据典,顺手拈来,令人赞叹。
3、其共同特点是,不必再引经据典,进行注释,而是面对西方哲学的挑战,根据其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或者从批评的角度,或者从引入的角度,或者从理解和相互解释的角度,直抒己见,创立新说。
4、同学们的造句或小中见大、或引经据典,我不敢班门弄斧与之媲美,也不愿步人后尘,贻笑大方。
5、他讲起历史典故来总是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被大家视为“立地书厨”。
6、这位老先生引经据典的给我们讲了这几个观点让我们都深有感触。
7、他写作文有一个习惯就是总是喜欢引经据典的去说明某一个观点。
8、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这一点引经据典算得了什么呢。
9、他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10、写文章能引经据典,可使论证有力。
【近似成语】:
典章文物: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典则俊雅:端庄高雅而标致。
典身卖命: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典谟训诰: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典册高文: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
【成语来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