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于胡底。

【成语意思】: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成语拼音】:yī yú hú dǐ

【成语声母】:YYHD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伊于胡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英语翻译】:where will it all end

【伊于胡底的近义词】:不堪设想

【成语造句】:

1、他的这两句话,的确要言不繁地直指了*弯政治的本质,以及不知将伊于胡底的困局。

2、他回头看了看,暗河黑黝黝的也不知伊于胡底,明月奴去了哪里,只怕神仙也找不到了。

3、不此之图,仇视大陆,*弯只好在边缘化的宿命中自艾自怨、伊于胡底了。

4、祸起萧墙,伊于胡底!五湖倦客,秋思鲈鱼。

5、其中有不少人胃口大,食欲强,贪婪之心不知伊于胡底,那么,为了饭碗的牢靠和肥实,必定要除掉对他那饭碗构成威胁的因素。

6、乃南归末逾一月,危机又遍国中,位此敌焰犹张,国仇未雪,如复自为鹬蚌,势必利落渔人,民族惨祸,伊于胡底,华侨无党派立场,无利害私见,睹兹异象,弥切记忧。

7、这场纠纷幸而和平了结了,否则,发展下去真不知道伊于胡底了。

8、厅长窃念民气日见嚣张,学界倡议于前,商工附和于后,人类庞杂,党派纷歧,长此扰攘,伊于胡底。

【成语来源】:《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成语接龙】:

伊于胡底 → 底里深情 → 情词悱恻 → 恻隐之心 → 心旷神恬 → 恬不知愧 → 愧悔无地

地瘠民贫 → 贫贱骄人 → 人心所归 → 归真返璞 → 璞金浑玉 → 玉燕投怀 → 怀刑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