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秉至公。

【成语意思】: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成语拼音】:yī bǐng zhì gōng

【成语声母】:YBZG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一秉至公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褒义成语

【一秉至公的近义词】:一秉大公

【近似成语】: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成语来源】: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成语接龙】:

一秉至公 → 公私两便 → 便僻侧媚 → 媚上欺下 → 下马冯妇 → 妇人孺子 → 子孙后代

代人受过 → 过情之誉 → 誉过其实 → 实密似疏 → 疏谋少略 → 略胜一筹 → 筹添海屋

屋下架屋 → 屋乌之爱 → 爱势贪财 → 财大气粗 → 粗犷浮滑 → 滑泥扬波 → 波澜壮阔

阔步高谈 → 谈天说地 → 地久天长 → 长篇大套 → 套头裹脑 → 脑瓜不灵 → 灵机一动

动静有法 → 法出一门 → 门户之见 → 见棱见角 → 角巾东路 → 路见不平 → 平地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