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

【成语意思】: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成语拼音】:xiān lǐ hòu bīng

【成语声母】:XLHB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先礼后兵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 <try peaceful means before resorting to force>

【先礼后兵的反义词】:突然袭击、不宣而战

【先礼后兵的近义词】:先声夺人

【成语造句】:

1、暴君和恐怖分子在袭击我们的国家之前,是不会先礼后兵的。

2、假如客户是无缘无故藉词拖、赖付款的话,业务人员也不要生气,设法先将怒火压下,然后,采取“先礼后兵”。

3、看到黑鹰死了,黑豹心中暗笑,平时黑鹰就是个伪君子,还想先礼后兵简直可笑,只有他才适合掌管黑鹰铁骑。

4、钓鱼岛边起风浪,扣我渔船又升堂。日本右翼嘴挺脏,国人激愤拍胸膛!先礼后兵理不亏,渔民凯旋喜洋洋!把酒言欢论来日,钓鱼岛边再撒网!爱国的就转!

5、平津战役中,为了保护天津人民的生命财产,我军先礼后兵,劝告守敌接受和平解决,在敌人拒绝投降以后才发起进攻。

6、中国出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空穴来风的小道消息。抗美援朝也好、抗美援越也好等,都是先有小道消息,这既是中国先礼后兵的套路,也是基于中国被动战争的落后战略思想形成的,中国总是希望对方知趣、希望对方知难而退。中国总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战,这是真的!

7、虽然此刻奈克罗斯兵败,阿坎众将士群情振奋,个个跃跃欲试,以图杀敌立功,索里尔仍坚持先礼后兵。

8、走吧,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去迎迎吴县令,今儿个咱们要虎口拔牙,前面不免便要恭敬些,这叫先礼后兵,对不对?

9、西方列强同清政府开战前,洋鬼子每每“先礼后兵”,发个照会,编一套理由,提一堆要求,让清政府刻期照办。

10、我这招叫先礼后兵,在说话的同时我已经掂了掂手上的镇鬼铜玺,等到出其不备,我就狠狠的拍上去。

【近似成语】: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兵强马壮: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兵强将勇: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兵荒马乱: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兵不厌诈: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

【成语来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成语接龙】:

先礼后兵 → 兵无斗志 → 志大才疏 → 疏不谋亲 → 亲操井臼 → 臼头花钿 → 钿车宝马

马迟枚疾 → 疾风骤雨 → 雨窟云巢 → 巢毁卵破 → 破镜重合 → 合两为一 → 一民同俗

俗不伤雅 → 雅量豁然 → 然糠照薪 → 薪传有自 → 自矜功伐 → 伐性之斧 → 斧钺刀墨

墨突不黔 → 黔驴技穷 → 穷思毕精 → 精奇古怪 → 怪声怪气 → 气味相投 → 投闲置散

散伤丑害 → 害人不浅 → 浅斟低唱 → 唱空城计 → 计功程劳 → 劳民动众 → 众口交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