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答十。

【成语意思】: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成语拼音】:wèn yī dá shí

【成语声母】:WYD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问一答十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If any single question was asked, he would answer you in ten.

【问一答十的近义词】:问十道百

【成语造句】:

1、说来也奇,安连回来以后智慧大开,问一答十,大家都惊呆了,谁也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十二年的哑童,忽然一下变成了神童。

2、金铃子一时才醒悟,名咒之偶有问必答,却是一根筋,不懂问一答十,这般审起来着实累得紧。

3、提起野蛮人老村长有些激动,恨不得将祖宗三代的情况都告诉萧羽,是问什么说什么,问一答十。

4、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

5、夫人与他讲些经典,说些因果,王氏问一答十,说得夫人十分喜欢敬重。

6、这孩子简直是台小广播,问一答十啊,楚风心头暗笑。

7、王副总裁问一答十,不紧不慢且井井有条,偏生听起来风趣而舒服。

8、显然是后者,你会毫不犹豫地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问一答十而对前者,恐怕就是虚于应付了。

【近似成语】:

十万火急: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面埋伏: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十口相传:许多人辗转相传。

【成语来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太尉此去,下官手下有个虞侯,能言快语,问一答十,好与太尉提拔事情。”

【成语接龙】:

问一答十 → 十有八九 → 九原之下 → 下情上通 → 通共有无 → 无关紧要 → 要害之地

地动山摧 → 摧坚获丑 → 丑类恶物 → 物归旧主 → 主观臆断 → 断根绝种 → 种瓜得瓜

瓜瓞绵绵 → 绵里裹铁 → 铁壁铜山 → 山高路远 → 远见卓识 → 识时知务 → 务期必成

成一家言 → 言之有理 → 理之当然 → 然糠自照 → 照天蜡烛 → 烛尽光穷 → 穷巷陋室

室如县罄 → 罄山采木 → 木石为徒 → 徒拥其名 → 名实相称 → 称道不已 → 已陈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