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成语拼音】:suì shí fú là
【成语声母】:SSFL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岁时伏腊作宾语、定语;用于时间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at the time of changing seasons
【成语造句】:
1、“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2、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3、“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于斯。
4、岁时伏腊犹祠庙,麟阁勋名孰与班?”。
5、自宽没后,遂断绝游从,不听琴瑟岁时伏腊,哀恸而已。
6、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近似成语】:
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成语来源】:《旧唐书 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成语接龙】:
岁时伏腊 → 腊尽春回 → 回肠寸断 → 断缣寸纸 → 纸糊老虎 → 虎狼之势 → 势孤力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