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毛践土。

【成语意思】: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成语拼音】:shí máo jiàn tǔ

【成语声母】:SMJT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食毛践土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感戴恩德。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

1、或能效得一手一足之力,也不枉食毛践土,世受国恩。

2、甲食毛践土已三十馀年,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3、对于这个乡下姑娘来说,上海的生活真如食毛践土一般。

4、夫入教之民,固中国食毛践土之民也,劝民为善,固圣朝宽大之政所允行也。

5、谓我国家二百余年深恩厚泽,浃于人心,食毛践土者,思效力驰驱,以答覆载之德,斯可矣。

6、江阴士民,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

7、讵意大行皇帝皇嗣未举,一旦龙驭上宾,凡食毛践土者,莫不吁天呼地。

【近似成语】:

土洋结合: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

土生土长:当地生长的。

土穰细流: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

土豪劣绅: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和品行恶劣的退职官僚。土豪:地方上的豪强;劣绅:...

土扶成墙: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成语来源】: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成语接龙】:

食毛践土 → 土头土脑 → 脑瓜不灵 → 灵机一动 → 动静有法 → 法出一门 → 门户之见

见死不救 → 救偏补弊 → 弊衣蔬食 → 食少事烦 → 烦文缛礼 → 礼无不答 → 答非所问

问心无愧 → 愧不敢当 → 当耳旁风 → 风驰电掣 → 掣襟露肘 → 肘行膝步 → 步步高升

升沉荣辱 → 辱国丧师 → 师友渊源 → 源远根深 → 深根宁极 → 极口项斯 → 斯抬斯敬

敬如上宾 → 宾客迎门 → 门堪罗雀 → 雀屏中选 → 选士厉兵 → 兵连祸接 → 接人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