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死九活。

【成语意思】:形容难以幸存。

【成语拼音】:shí sǐ jiǔ huó

【成语声母】:SSJH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十死九活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十死九活的近义词】:十死九生

【近似成语】:

活天冤枉:形容冤枉之极。

活龙鲜健:形容健壮有活力。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活剥生吞: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 - 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

活蹦乱跳:欢蹦乱跳。

【成语来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成语接龙】:

十死九活 → 活剥生吞 → 吞牛之气 → 气冠三军 → 军不血刃 → 刃没利存 → 存荣没哀

哀乐中节 → 节衣缩食 → 食前方丈 → 丈二和尚 → 尚堪一行 → 行比伯夷 → 夷齐让国

国安民泰 → 泰山其颓 → 颓垣废井 → 井养不穷 → 穷形尽致 → 致远任重 → 重义轻生

生死长夜 → 夜光之璧 → 璧坐玑驰 → 驰风骋雨 → 雨过天晴 → 晴初霜旦 → 旦暮入地

地大物博 → 博古知今 → 今愁古恨 → 恨相见晚 → 晚生后学 → 学书学剑 → 剑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