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镊子。

【成语意思】: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成语拼音】:quē kǒu niè zi

【成语声母】:QKNZ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缺口镊子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缺口镊子的近义词】:铁公鸡

【近似成语】:

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子夏悬鹑: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

子为父隐: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子丑寅卯: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成语来源】: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成语接龙】:

缺口镊子 → 子孙后代 → 代人受过 → 过盛必衰 → 衰草连天 → 天堂地狱 → 狱货非宝

宝刀不老 → 老蚕作茧 → 茧丝牛毛 → 毛发不爽 → 爽然若失 → 失旦之鸡 → 鸡肠鼠腹

腹饱万言 → 言不顾行 → 行不从径 → 径行直遂 → 遂迷忘反 → 反行两登 → 登高自卑

卑躬屈膝 → 膝行蒲伏 → 伏而咶天 → 天覆地载 → 载歌载舞 → 舞棍弄棒 → 棒打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