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振虎。

【成语意思】: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成语拼音】:qiāo shān zhèn hǔ

【成语声母】:QSZH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敲山振虎作谓语、定语;指间接警告对方。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strike at the mountain to frighten the tiger

【敲山振虎的近义词】:敲山震虎

【成语造句】:

1、其中反应最激烈的要数李凌玉了,因为她对于雷珞儿的底细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的,不知道杨开放这是故意敲山振虎。

2、想到昆仑为天下修士之首,便欲收服昆仑以达敲山振虎的目的。

3、俗话道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解放军这招敲山振虎,我熊某人又岂会不知!等我打下了成都,宰了那帮泥腿子,给你们报仇。

4、重重的摔在墙壁上,娄阳的手段敲山振虎,其它几个手持步枪的男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5、这次竞拍本着背水一战而来,所以开始才使用了这个敲山振虎的手段,意思是,抡起中品灵石,你们风家根本不是对手。

6、他本想借此来给东楚敲山振虎,却不料中伤了郁千靥。

7、林青这话也是在敲山振虎,现在局势已然剑拔弩张,他没有必要再客气。

【近似成语】:

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虎兕出柙: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

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虎口余生: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虎背熊腰: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成语来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成语接龙】:

敲山振虎 → 虎口余生 → 生张熟魏 → 魏国山河 → 河汉吾言 → 言芳行洁 → 洁清自矢

矢口抵赖 → 赖有此耳 → 耳满鼻满 → 满径蓬蒿 → 蒿目时艰 → 艰苦创业 → 业精于勤

勤能补拙 → 拙贝罗香 → 香培玉琢 → 琢玉成器 → 器满则覆 → 覆盂之固 → 固执成见

见事风生 → 生死存亡 → 亡可奈何 → 何至于此 → 此事体大 → 大势所趋 → 趋炎附热

热情奔放 → 放诞不拘 → 拘介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达飞黄 → 黄帝子孙 → 孙敬闭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