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皮着骨。

【成语意思】:见“黏皮带骨”。

【成语拼音】:nián pí zhe gǔ

【成语声母】:NPZG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黏皮着骨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办事刻板。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黏皮着骨的近义词】:黏皮带骨

【近似成语】:

骨瘦形销:形容瘦削到极点。

骨瘦如豺:见“骨瘦如柴”。

骨瘦如柴: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骨肉相残:比喻自相残杀。

骨化风成:谓人的性情气质受感染而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成语来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成语接龙】:

黏皮着骨 → 骨寒毛竖 → 竖起脊梁 → 梁氏夫妻 → 妻梅子鹤 → 鹤在鸡群 → 群威群胆

胆小怕事 → 事无常师 → 师心自是 → 是古之罪 → 罪恶昭著 → 著书立言 → 言行一致

致命一餐 → 餐风咽露 → 露红烟紫 → 紫髯如戟 → 戟指嚼舌 → 舌锋如火 → 火居道士

士别三日 → 日来月往 → 往蹇来连 → 连街倒巷 → 巷尾街头 → 头昏眼晕 → 晕头转向

向上一路 → 路人皆知 → 知疼着热 → 热气腾腾 → 腾声飞实 → 实事求是 → 是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