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见耳闻。

【成语意思】: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成语拼音】:mù jiàn ěr wén

【成语声母】:MJEW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目见耳闻作谓语、定语;指亲自见闻。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what one sees and hears

【目见耳闻的近义词】:目击耳闻

【成语造句】:

1、心中横亘着一些人和事,那是我从记事起就断断续续地从目见耳闻中拼凑出来的。

2、认识来源于认识主体的目见耳闻。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

4、不曾,今日若不是目见耳闻,某根本不知关君侯还有一子。

5、失望之余,海晨也盯着廖东风的脸,而廖东风却没有察觉,海晨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没有扯谎,只是没有目见耳闻,一面之词好像站不住脚。

6、官虽目见耳闻,不啻司空见惯,置诸不理,盖修路之政久废矣。

7、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

【近似成语】:

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

闻所未闻: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闻声相思: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闻鸡起舞: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

【成语来源】: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成语接龙】:

目见耳闻 → 闻者咋舌 → 舌战群儒 → 儒家经书 → 书香世家 → 家至户晓 → 晓以大义

义正辞严 → 严于律己 → 己饥己溺 → 溺爱娇宠 → 宠辱皆忘 → 忘象得意 → 意兴阑珊

珊瑚在网 → 网目不疏 → 疏水箪瓢 → 瓢泼大雨 → 雨丝风片 → 片羽吉光 → 光焰万丈

丈二和尚 → 尚德缓刑 → 刑措不用 → 用非所长 → 长篇大套 → 套头裹脑 → 脑满肠肥

肥肉大酒 → 酒肉朋友 → 友风子雨 → 雨鬣霜蹄 → 蹄闲三寻 → 寻壑经丘 → 丘壑泾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