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保于信。

【成语意思】: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成语拼音】:mín bǎo yú xìn

【成语声母】:MBYX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民保于信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近似成语】:

信誓旦旦: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信口雌黄: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

信而有证:真实而有根据。

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

【成语来源】:《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成语接龙】:

民保于信 → 信外轻毛 → 毛手毛脚 → 脚踏硬地 → 地网天罗 → 罗纹结角 → 角力中原

原形毕露 → 露头露脑 → 脑满肠肥 → 肥头大面 → 面红耳赤 → 赤诚相见 → 见雀张罗

罗钳吉网 → 网漏吞舟 → 舟车之利 → 利市三倍 → 倍道而进 → 进退中度 → 度日如岁

岁月不居 → 居下讪上 → 上下交征 → 征敛无度 → 度德量力 → 力不副心 → 心战胆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