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伦悖理。

【成语意思】: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成语拼音】:miè lún bèi lǐ

【成语声母】:MLBL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蔑伦悖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近似成语】:

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理屈事穷:理:理亏;穷:尽。道理上被压服,事情已到了山穷水尽

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理不胜辞: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成语来源】: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成语接龙】:

蔑伦悖理 → 理直气壮 → 壮心不已 → 已陈刍狗 → 狗头生角 → 角巾私第 → 第一夫人

人中龙虎 → 虎口夺食 → 食不暇饱 → 饱经风雨 → 雨断云销 → 销毁证据 → 据鞍顾眄

眄视指使 → 使酒骂坐 → 坐地分赃 → 赃贿狼藉 → 藉草枕块 → 块然独处 → 处士横议

议论蜂起 → 起居无时 → 时去时来 → 来者可追 → 追驷不及 → 及溺呼船 → 船骥之托

托于空言 → 言者弗知 → 知易行难 → 难易相成 → 成算在心 → 心手相忘 → 忘情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