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德立违。

【成语意思】:灭:消灭。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

【成语拼音】:miè dé lì wéi

【成语声母】:MDLW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灭德立违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世。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近似成语】:

违乡负俗: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违天悖人:违背天理人情。

违世乖俗:同“违时绝俗”。

违时绝俗: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违强陵弱:避开强暴的,欺凌弱小的。

【成语来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成语接龙】:

灭德立违 → 违时绝俗 → 俗不可耐 → 耐人咀嚼 → 嚼齿穿龈 → 龈齿弹舌 → 舌敝耳聋

聋者之歌 → 歌声绕梁 → 梁木其坏 → 坏人心术 → 术绍岐黄 → 黄泉之下 → 下马作威

威刑不肃 → 肃然无声 → 声威天下 → 下马作威 → 威刑不肃 → 肃然无声 → 声威天下

下马作威 → 威恩并行 → 行不贰过 → 过从甚密 → 密不可分 → 分钗劈凤 → 凤泊鸾飘

飘洋航海 → 海涯天角 → 角力中原 → 原原本本 → 本小利微 → 微显阐幽 → 幽囚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