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国更俗。

【成语意思】: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成语拼音】:jiǎo guó gēng sú

【成语声母】:JGG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矫国更俗作谓语、定语;用于改变风俗。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矫国更俗的近义词】:矫国革俗

【近似成语】:

俗谚口碑: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俗不可耐: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成语来源】:《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成语接龙】:

矫国更俗 → 俗不可医 → 医时救弊 → 弊衣蔬食 → 食辨劳薪 → 薪储之费 → 费财劳民

民心无常 → 常鳞凡介 → 介胄之间 → 间接推理 → 理正词直 → 直言无讳 → 讳兵畏刑

刑措不用 → 用寒远寒 → 寒风刺骨 → 骨肉离散 → 散发抽簪 → 簪星曳月 → 月明星稀

稀世之珍 → 珍楼宝屋 → 屋乌推爱 → 爱莫之助 → 助人为乐 → 乐极则悲 → 悲欢离合

合二为一 → 一路平安 → 安民告示 → 示贬于褒 → 褒采一介 → 介胄之间 → 间见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