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刻鹄。

【成语意思】: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成语拼音】:huà hǔ kè hú

【成语声母】:HHKH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画虎刻鹄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画虎刻鹄的近义词】:画龙刻鹄

【近似成语】:

鹄峙鸾翔:形容笔势挺拔而飘逸。

鹄峙鸾停:形容人仪态端庄,姿容秀美。

鹄形鸟面: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鹄面鸟形: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鹄面鸠形: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成语来源】:《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