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马之功。

【成语意思】:谓战功。

【成语拼音】:hàn mǎ zhī gōng

【成语声母】:HMZG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汗马之功作宾语;指功劳大。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merit won on the battlefield

【汗马之功的近义词】:汗马之劳

【成语造句】:

1、在司马氏集团代魏更替中,羊祜、羊琇等人立下了汗马之功。

2、夫君日前亲冒失石,率兵剿灭黄巾贼寇,为朝廷立下汗马之功。

3、这城外闹恶兽,我们得趁此时机立下汗马之功,元吉你看现在该怎么办?

4、帝将卢衡,为我唐朝千秋功臣,为我帝国立下汗马之功。

5、如此一来,朝廷便免去兴兵讨贼的劳资伤财,剿灭马贼,为民除害,昆仑派还可赢得汗马之功,而且敌人还无计再从中进行挑拨,可谓一石四鸟之计啊!

6、帝将卢衡,是我后秦千秋功臣,为我帝国立下汗马之功。

【近似成语】:

功亏一篑:(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功高望重: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功德圆满: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功败垂成: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成语来源】: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成语接龙】:

汗马之功 → 功败垂成 → 成城断金 → 金断觿决 → 决断如流 → 流落他乡 → 乡曲之见

见诮大方 → 方土异同 → 同生共死 → 死乞白赖 → 赖有此耳 → 耳热眼跳 → 跳梁小丑

丑声远播 → 播穅眯目 → 目不忍视 → 视富如贫 → 贫病交迫 → 迫不得已 → 已陈刍狗

狗党狐朋 → 朋比为奸 → 奸臣当道 → 道义之交 → 交头互耳 → 耳闻眼睹 → 睹物兴悲

悲痛欲绝 → 绝薪止火 → 火云如烧 → 烧犀观火 → 火尽薪传 → 传风搧火 → 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