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成语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
【成语声母】:GJSN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谷贱伤农主谓式;作宾语;指粮价过低,使农民受到损害。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When the grain is cheap, the farmers suffer
【成语造句】:
1、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搞好搞活农产品流通,既要防止“米贵伤民”,也要防止“谷贱伤农”。
2、农民反而担心到时候谷贱伤农了。
3、他建议,调控既要防止“米贵伤民”,也要避免“谷贱伤农”。
4、统收意味着不会出现严重的谷贱伤农的事情,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盘活南洋的经济。
5、农民存的粮食多了,会发生“卖粮难”,谷贱伤农少了,加工企业会发生“买粮难”,米贵伤民。
6、专家分析,今后粮价将继续呈周期性波动、整体攀升趋势,如何应对今后“谷贱伤农”与“米贵伤民”交替出现的难题,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7、谷贱伤农,成了我要幸福地面对的事情。
8、这位负责人说,“谷贱伤农,米贵伤民”。
9、常平仓与广济仓主要作用是,丰年大量收购粮食,以免谷贱伤农,荒年则粜出粮食,平抑市面粮价,以免百姓购买高价粮导致破产。
10、统计显示,至,中储粮完成政策性粮油销售吨、调运吨,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市场供应,有效地防止了“谷贱伤农、米贵伤民”。
【成语来源】: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