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履危行。

【成语意思】:谓行为孤高独特。

【成语拼音】:gū lǚ wēi xíng

【成语声母】:GLWX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孤履危行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近似成语】: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行崄侥幸:见“行险徼幸”。

行险徼幸: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 - 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行同狗彘: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行师动众:谓指挥大军作战。

【成语来源】: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成语接龙】:

孤履危行 → 行浊言清 → 清旷超俗 → 俗不伤雅 → 雅量豁然 → 然荻读书 → 书记翩翩

翩翩年少 → 少吃俭用 → 用其所长 → 长颈鸟喙 → 喙长三尺 → 尺寸可取 → 取信于人

人微望轻 → 轻世肆志 → 志趣不常 → 常鳞凡介 → 介胄之间 → 间见层出 → 出尘之姿

姿意妄为 → 为德不终 → 终成泡影 → 影不离灯 → 灯红酒绿 → 绿惨红销 → 销魂荡魄

魄荡魂摇 → 摇锣打鼓 → 鼓腹含和 → 和蔼可亲 → 亲不隔疏 → 疏不间亲 → 亲昵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