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啼湿哭。

【成语意思】: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成语拼音】:gàn tí shī kū

【成语声母】:GTSK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干啼湿哭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哭泣。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weep and sob

【干啼湿哭的反义词】:喜笑颜开

【干啼湿哭的近义词】:哭哭啼啼

【近似成语】:

哭眼抹泪: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哭眼擦泪: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哭天抹泪:形容哭哭啼啼。

哭天喊地: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成语来源】:《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成语接龙】:

干啼湿哭 → 哭眼抹泪 → 泪干肠断 → 断珪缺璧 → 璧坐玑驰 → 驰魂宕魄 → 魄散魂飘

飘然若仙 → 仙液琼浆 → 浆酒藿肉 → 肉跳心惊 → 惊涛怒浪 → 浪酒闲茶 → 茶余饭饱

饱其私囊 → 囊萤映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将 → 将门虎子 → 子虚乌有 → 有以教我

我盈彼竭 → 竭忠尽节 → 节用厚生 → 生吞活夺 → 夺人之爱 → 爱屋及乌 → 乌衣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