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时遇节。

【成语意思】: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

【成语拼音】:féng shí yù jié

【成语声母】:FSYJ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逢时遇节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逢时遇节的近义词】:逢时过节

【近似成语】:

节用厚生: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节衣缩食: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节外生枝: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

节上生枝: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

节俭躬行: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成语来源】: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

【成语接龙】:

逢时遇节 → 节衣缩食 → 食指大动 → 动辄得咎 → 咎由自取 → 取之不竭 → 竭忠尽节

节制之师 → 师心自用 → 用非所长 → 长啜大嚼 → 嚼穿龈血 → 血迹斑斑 → 斑斑点点

点金无术 → 术绍岐黄 → 黄发鲐背 → 背城一战 → 战胜攻取 → 取乱存亡 → 亡猿灾木

木已成舟 → 舟水之喻 → 喻之以理 → 理之当然 → 然糠自照 → 照天蜡烛 → 烛尽光穷

穷里空舍 → 舍己为公 → 公门桃李 → 李广不侯 → 侯服玉食 → 食不下咽 → 咽苦吐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