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匿影。

【成语意思】: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成语拼音】:dùn jì nì yǐng

【成语声母】:DJNY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遁迹匿影作谓语、宾语;用于躲藏。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遁迹匿影的近义词】:藏形匿影、遁迹潜形

【近似成语】:

影只形孤:犹形单影只。

影只形单:犹形单影只。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成语来源】: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

【成语接龙】:

遁迹匿影 → 影骇响震 → 震古铄今 → 今古奇观 → 观貌察色 → 色如死灰 → 灰身灭智

智名勇功 → 功成身退 → 退归林下 → 下车之始 → 始料未及 → 及笄年华 → 华冠丽服

服牛乘马 → 马栈之祸 → 祸与福临 → 临崖失马 → 马栈之祸 → 祸与福临 → 临崖失马

马栈之祸 → 祸起萧墙 → 墙面而立 → 立身行事 → 事无大小 → 小题大做 → 做贼心虚

虚一而静 → 静如处女 → 女扮男装 → 装点门面 → 面从后言 → 言之有礼 → 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