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

【成语意思】: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成语拼音】:dú shū zhǒng zǐ

【成语声母】:DSZZ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读书种子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读书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

1、章主事边上看着,都得老眼有些湿润,难得的读书种子,面对这张大人如此强权,毫不避让,这丁秀才,或者一条筋,但这风骨实在难得。

2、祖宗有德,出了个天生的读书种子。

3、他们可都是读书人,最最聪明的读书种子!傍晚的阳光已经开始发黄,柔柔地照在张松龄等人的脸上,将他们脸上的软毛照得晶莹透亮。

4、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5、这茅山脚下有一蒋家庄,百十来户人家,俱是同宗,世代以养蚕织锦为业,只内里有一户赵姓,是个读书种子,因为蒋家老族长念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造句网整理

6、要说这王海也确实是一个读书种子。

7、期待每一粒“读书种子”都能成长于丰壤沃土,沐浴着阳光雨露。

8、又过了一会儿,某个方向有一尊强横的修士觉醒,下一瞬间,天空中出现一个少年修士,唇红齿白,白衣飘飘,手中拿着一柄折扇,俨然一个读书种子。

9、于是如今的族长,也就是他爹决定改变策略,让很有读书天分的二房长子赵岩去考功名,他则学习经商,好养活着赵姓大族,然后培养读书种子来光耀门眉。

10、我想,即便朱棣听信姚广孝的话,不杀方孝儒这样的读书种子,明代的文运,也决不会盛到哪里去。

【成语来源】: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成语接龙】:

读书种子 → 子虚乌有 → 有头有脸 → 脸红筋涨 → 涨啮城郭 → 郭家金穴 → 穴见小儒

儒家经书 → 书声朗朗 → 朗目疏眉 → 眉目如画 → 画梁雕栋 → 栋梁之材 → 材能兼备

备而不用 → 用违其长 → 长驱深入 → 入情入理 → 理所当然 → 然糠自照 → 照天蜡烛

烛尽光穷 → 穷猿失木 → 木朽蛀生 → 生意盎然 → 然糠自照 → 照天蜡烛 → 烛尽光穷

穷经皓首 → 首丘之思 → 思归张翰 → 翰林子墨 → 墨客骚人 → 人来人往 → 往蹇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