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虎焦原。

【成语意思】:《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a href="/tag/雕虎焦原/\">雕虎焦原\">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成语拼音】:diāo hǔ jiāo yuán

【成语声母】:DHJY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雕虎焦原作宾语、定语;用于凶险环境。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近似成语】:

原原委委:原原本本。

原原本本:原原:探究原始;本本:追究根本。原指探究事物的本源。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经过。

原形败露:本来面目暴露出来。

原封未动:见“原封不动”。

原封不动:封:封口。原意为原来贴好的封口一点也没变动。比喻一切照原样;丝毫没有变动。

【成语来源】:《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成语接龙】:

雕虎焦原 → 原原委委 → 委肉虎蹊 → 蹊田夺牛 → 牛农对泣 → 泣涕如雨 → 雨笠烟蓑

蓑笠纶竿 → 竿头日进 → 进退双难 → 难伸之隐 → 隐忍不发 → 发明耳目 → 目眩魂摇

摇吻鼓舌 → 舌桥不下 → 下情上通 → 通宵彻旦 → 旦暮入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知今

今愁古恨 → 恨如芳草 → 草行露宿 → 宿蠹藏奸 → 奸臣当道 → 道傍之筑 → 筑舍道傍

傍观冷眼 → 眼饱肚饥 → 饥冻交切 → 切骨之寒 → 寒风刺骨 → 骨肉离散 → 散发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