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落墨。

【成语意思】: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成语拼音】:dà chù luò mò

【成语声母】:DCLM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大处落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做事先解决关键问题。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concentrate on the key points <place the stress on the main issues>

【大处落墨的反义词】:轻重倒置、小题大作、舍本逐末

【大处落墨的近义词】:大处着眼、大处落笔

【成语造句】:

1、“雪公乃大人物,从大处落墨,在我非常难,只有从小处写。

2、我们为人处事要从大处落墨,不能只顾眼前。

3、她眼明心亮,从大处落墨,不动声色间运筹帷幄。

4、做任何工作不能把眼睛盯在枝枝节节的小事上,而要大处落墨,首先解决主要的问题。

5、曲剧团不仅在大处落墨,也在细微之处显文化。

6、李凭阐述百年拓跋历史,从大处落墨而力避平铺直叙,始终着眼于制度的革新与文物的建树,着眼于各民族融合的大格局。

7、他做事一向从大处落墨,工作搞得不错。

8、卧病期间,容闳认为“我的志向是改造中国,应在大处落墨”。

9、从大处落墨,仅就囊括了大半个中国,把我国北方严寒季节的景色,描绘得气势磅礴,无比壮丽。

10、做任何事情都要大处落墨。

【近似成语】:

墨丈寻常:古代重量单位,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常=2寻。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墨突不黔:见“墨突”。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

墨守成法:见“墨守成规”。

墨迹未干: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成语来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成语接龙】:

大处落墨 → 墨突不黔 → 黔喙之属 → 属辞比事 → 事半功百 → 百里之才 → 才华超众

众流归海 → 海枯石烂 → 烂如指掌 → 掌上观纹 → 纹丝不动 → 动静有法 → 法出一门

门当户对 → 对床夜雨 → 雨过天晴 → 晴初霜旦 → 旦暮入地 → 地动山摧 → 摧山搅海

海桑陵谷 → 谷父蚕母 → 母难之日 → 日亲以察 → 察见渊鱼 → 鱼米之乡 → 乡利倍义

义不容隐 → 隐鳞戢翼 → 翼翼飞鸾 → 鸾翔凤集 → 集腋为裘 → 裘马轻狂 → 狂犬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