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蛇惊。

【成语意思】: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成语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声母】:DCJ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打草惊蛇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分辨】: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英语翻译】: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打草蛇惊的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打草蛇惊的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近似成语】: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惊皇失措:同“惊惶失措”。

惊慌失措: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

【成语来源】: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成语接龙】:

打草蛇惊 → 惊心骇目 → 目瞪口噤 → 噤口不言 → 言不及私 → 私房关目 → 目不忍见

见端知末 → 末大必折 → 折臂三公 → 公平交易 → 易如拾芥 → 芥子须弥 → 弥日亘时

时来运转 → 转盼流光 → 光华夺目 → 目击耳闻 → 闻风自遁 → 遁入空门 → 门衰祚薄

薄情无义 → 义无反顾 → 顾全大局 → 局天促地 → 地塌天荒 → 荒唐无稽 → 稽颡膜拜

拜手稽首 → 首下尻高 → 高自位置 → 置诸度外 → 外柔中刚 → 刚正不阿 → 阿旨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