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天塞地。

【成语意思】:指整个宇宙。

【成语拼音】:chōng tiān sāi dì

【成语声母】:CTSD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充天塞地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

1、红光充天塞地,密集的呼啸声之后,是如同千百发炮弹同时落地般的爆响,大地翻腾了起来,浓浓的泥尘升腾而起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

2、一星猛然转过身来,双眼炯炯有神地直视有如充天塞地般迎头击来的一杖。

3、他看着越来越近的血云,周身浑厚气息滔滔外放,充天塞地的凛然正气与那血云杀戮戾气遥相呼应,气息不弱太多。

4、一股青白的光芒自空中急速冲下弥散开来,眨眼之间充天塞地,朴风金雨等人只觉五官失去了效用,听不到半点声响,看不到任何东西,似乎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

5、云飞四人仰首,发现那烈日充天塞地,四人在其面前,如同蝼蚁般,显得异常微弱渺小,眼前的景象将四人惊得目都能口呆。

【近似成语】:

地上天官: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地平天成: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地动山摇: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成语来源】: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成语接龙】:

充天塞地 → 地狱变相 → 相视而笑 → 笑青吟翠 → 翠被豹舄 → 舄乌虎帝 → 帝辇之下

下坂走丸 → 丸泥封关 → 关怀备至 → 至大无外 → 外简内明 → 明廉暗察 → 察己知人

人迹罕至 → 至高无上 → 上好下甚 → 甚嚣尘上 → 上吐下泻 → 泻水著地 → 地老天荒

荒唐无稽 → 稽颡膜拜 → 拜将封侯 → 侯门如海 → 海外奇谈 → 谈笑自如 → 如响而应

应天受命 → 命世之英 → 英英玉立 → 立身扬名 → 名垂后世 → 世外桃源 → 源远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