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论公允。

【成语意思】: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成语拼音】:chí lùn gōng yǔn

【成语声母】:CLGY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持论公允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或说话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be just and fair in argument

【成语造句】:

1、‘照会关于沪军都督人选,理应事先协商,持论公允’。

2、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3、在此背景下,那些主张持论公允、不视中国为威胁的日本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指为“日奸”。

4、作者当然不是一味地怀疑、然后否定旧论,如这样便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而是把人物和时间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尽可能做到持论公允。

5、其文言约意丰,持论公允,角度新锐,卓识迭出,广受好评。

6、韦著《孙中山》的最大特点是持论公允。

7、朱正对鲁迅的一生及其作品十分熟悉,对鲁迅的亲友和政敌等皆如数家珍,持论公允。

8、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9、某报创刊以来,一向持论公允,所以人人爱读它。

10、到,日本组织了共计次、总数为户、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这应该是相当接近历史真实、持论公允的解释。

【近似成语】:

允执其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允执厥中: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成语来源】: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成语接龙】:

持论公允 → 允执厥中 → 中石没矢 → 矢如雨集 → 集思广益 → 益谦亏盈 → 盈科后进

进退失据 → 据经引传 → 传爵袭紫 → 紫髯如戟 → 戟指嚼舌 → 舌桥不下 → 下乔入幽

幽情雅趣 → 趣舍有时 → 时通运泰 → 泰山梁木 → 木强则折 → 折节礼士 → 士穷见节

节衣缩食 → 食必方丈 → 丈二和尚 → 尚德缓刑 → 刑措不用 → 用兵如神 → 神安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