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辱。

【成语意思】:谓兵临城下屈膝求和的耻辱。

【成语拼音】:chéng xià zhī rǔ

【成语声母】:CXZR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用法分析】:城下之辱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近似成语】:

辱身败名: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辱国殃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辱国殄民:见“辱国殃民”。

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成语来源】:梁启超《知耻学会叙》:“越惟无耻,故安于城下之辱。”

【成语接龙】:

城下之辱 → 辱国殄民 → 民穷财尽 → 尽入彀中 → 中石没矢 → 矢口不移 → 移东就西

西风残照 → 照本宣科 → 科第出身 → 身废名裂 → 裂裳衣疮 → 疮巨衅深 → 深文曲折

折首不悔 → 悔不当初 → 初出茅庐 → 庐山面目 → 目语心计 → 计无付之 → 之死糜它

它山之石 → 石火风灯 → 灯红酒绿 → 绿草如茵 → 茵席之臣 → 臣门如市 → 市井小人

人天永隔 → 隔三差五 → 五花八门 → 门堪罗雀 → 雀小脏全 → 全无忌惮 → 惮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