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泰山。

【成语意思】: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拼音】: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声母】:BST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识泰山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不识泰山的近义词】:有眼无珠

【成语造句】:

1、我小声嘀咕着:你咋不说呢?想欺骗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2、前段时间,我们班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小金兄弟有眼不识泰山,竟敢挑战我和汉子这对黄金搭档。

3、姐夫您当然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了,只是那些人有眼不识泰山,您前两年不过是走点背子。

4、小弟开始有眼不识泰山,希望阿宝哥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小弟感激涕零。

5、张飞跑到机器人面前哭丧着脸说: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得罪了!

6、靠,竟然没有一个人把我唐伯虎当回事,想我唐解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令名远播,有眼不识泰山。

7、哎哟!表哥大叫一声原来是一只有眼不识泰山的调皮大虾夹住了他的手。

8、有了前人的有眼不识泰山,面对星际界草木知威级的记者,朱剑风没法不诚惶诚恐。

9、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10、他说: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是中华鲟啊!

【成语来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接龙】:

不识泰山 → 山雨欲来 → 来者可追 → 追趋逐耆 → 耆儒硕望 → 望岫息心 → 心怡神悦

悦目赏心 → 心腹之疾 → 疾恶好善 → 善马熟人 → 人己一视 → 视日如年 → 年高望重

重蹈覆辙 → 辙乱旂靡 → 靡靡之声 → 声泪俱下 → 下笔成章 → 章甫荐履 → 履穿踵决

决策千里 → 里丑捧心 → 心织笔耕 → 耕云播雨 → 雨意云情 → 情至意尽 → 尽忠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