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悱不发。

【成语意思】: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成语拼音】:bù fěi bù fā

【成语声母】:BFBF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不悱不发作谓语、定语;用于教学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

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再想想,这也算是我对你儒学功底的一个考核,悟透了这一层,对你修炼此功有莫大的好处。

3、不迁怒,不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隅反,则不复也。

5、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近似成语】: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发上冲冠: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发人深思: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成语来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成语接龙】:

不悱不发 → 发明耳目 → 目不识书 → 书符咒水 → 水广鱼大 → 大处着墨 → 墨绖从戎

戎马仓皇 → 皇天上帝 → 帝辇之下 → 下眼相看 → 看生见长 → 长幼尊卑 → 卑以自牧

牧守一方 → 方正之士 → 士别三日 → 日累月积 → 积甲如山 → 山高月小 → 小国寡民

民贵君轻 → 轻生重义 → 义气相投 → 投鼠忌器 → 器小易盈 → 盈千累百 → 百世流芳

芳草如茵 → 茵席之臣 → 臣门如市 → 市井小人 → 人人自危 → 危若朝露 → 露面抛头